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三期食堂
有人说,食堂做菜的秘诀在于“瞎炒、乱炖和胡搭”,就好像食堂每天的菜色,全凭厨师的心情而定。所以关于“食堂”,大多数人都有着相似的记忆和吐槽点。
但在成都,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角,却藏着一个“充满”温度的食堂。它不是类似“深夜食堂”的私房菜馆,也不是校园内常见的学生食堂,而是一个每天见证人生百态、汇聚酸甜苦辣的医院食堂——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食堂。
严苛质控,只为患者和家属吃得放心
提到成都五院的食堂,就不得不从医院的食材采购说起。
除了要为病人看诊,临床营养科的医生,还要抽出时间来制定医院食堂的食谱,从早餐到晚餐,从米饭到每一道菜,都遵循荤素搭配原则,由厨师长提报食材物料需求单,并通过智慧食堂管理系统,一键智能下单。
拂晓时分,接收存储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,工作人员在完成体温检测与健康晨检后,纷纷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。随着新鲜肉类、鱼虾及时令蔬菜等食材陆续送达,他们迅速行动,利用智能云秤对每份食材进行称重验收,同时拍照记录并核对信息,实现电子化留痕管理,确保每一份食材都可追溯、可查询。
匠心烹饪,巧手制作的炒菜色香味俱全
在多数人的观念里,食堂往往与“难吃”划上等号,但如果你吃过五院的菜品,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。
五院的食堂,可不单纯是为了让医护人员、患者“吃饱”,食材一经验收,便立即进入清洗、切配环节,以确保食材新鲜度。厨师团队个个技艺高超,精通各类中式烹饪技法,从基础的炒、炖、煮、蒸,到稍复杂的炸、烤、腌、卤,每一道菜都精心烹制,锅气十足。
在医院食堂的门口就可以闻到里面传出来的阵阵香味。在患者被病魔折磨时,在家属疲惫不堪时,在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时,食堂里每天到点就传来的烟火气和饭菜香,大概是最能抚慰人心的。
多元供餐,满足不同人群就餐需求
五院食堂设有外部食堂和职工食堂,提供小碗菜、自助称重、特色档口等餐线,类型齐全,菜品丰富,可以满足不同就餐需求。
在小碗菜餐线,各式各样的餐品按盘整齐陈列在智能备餐台上。就餐者只需手持托盘,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挑选。智能备餐台不仅清晰展示每道菜品的名称、价格,还贴心标注了营养成分。选餐结算后,通过智能结算台可轻松支付,支持卡码脸多种支付方式,既便捷又高效。
自助称重餐线则提供了琳琅满目的菜品供食客自助取用,采用智能称重系统精准计量。就餐者刷卡识别领取智能托盘,放置于营养称重台上按需取餐,吃多少打多少,有效避免食物浪费。同时,智能屏实时显示个人信息及预计摄入营养,助力科学膳食搭配。
此外,食堂还提供面食、麻辣烫等风味小吃,就餐者可通过自助点餐机选择心仪菜品,支付后自动打印凭证,后厨即刻同步制作,完成后播报取餐信息。
考虑到行动不便的病患,食堂入口处特别配备直达电梯,同时,五院还推出线上预订餐服务。患者及家属,可通过微信搜索“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膳食中心”或扫描病房床头二维码进入点餐界面。根据人员分类选择点餐入口,填写配送信息并完成支付,后厨人员将按单准备,由配餐团队准时送达病房,让美味佳肴触手可及。
智能化、人性化的服务融合,不仅体现了五院食堂对职工、患者需求的细致关怀,更彰显了医院人性化服务的理念。在五院,每一顿饭都不再只是简单的充饥之物,而是成为了连接患者、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情感的桥梁。